首页   

京沪高铁上的班味,超过办公室

21世纪商业评论  · 商业  · 1 月前


本文字数:1862|预计3分钟读完

社畜含量超标。


来源丨浪潮工作室

作者丨何田珂



要说哪里的班味儿最浓,除了写字楼、格子间,还有一个出乎意料的地方——京沪高铁

 

前排是设计师,正在改甲方爸爸想要的“五彩斑斓的黑”;


后排是中英夹杂着打电话的大客户销售,正在让写方案的Amanda“ASAP”(尽快);



左边座位的电脑屏幕全是看不懂的代码,这位穿着公司文化衫、发量略让人担心的打工人,是位程序员。

 

高铁座位与工位,仿佛只差一个显示屏。为什么京沪高铁上“班味”这么浓?

 


1


专属地铁

 


4月,每天北京到上海共43次高铁,上海到北京共41个车次。

 

几乎每30分钟,就有一趟高铁从京沪两地出发。前后两个车次的出发时间,间隔最短的,只有4分钟。如果你没能赶上,和错过了一班地铁没有太大区别。

 

京沪高铁的运量也很大。

 

超长版动车组——复兴号CR400AF-B就在这条线上运营。


接近三分之一的京沪高速列车,都是这一动车组。

 

对于说走就得走的天选打工人,相较于常见的8节和16节车厢的动车,17节车厢的复兴号代表着“安全感”

 

车次够多、运量够大,为了能让你顺利凭票上车,京沪高铁甚至和地铁一样推出了“月卡”。

 

乘客购买后,可以在90天有效期内,乘坐20次在京沪高铁线路开行的、购买产品时指定发到站和指定席别的列车,30天内未乘车还支持全额退款。

 

京沪高铁大部分车次为复兴号列车,最高时速350公里/时,是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之一。

 


经验丰富的出差人通常会选择G21车次,全程只在南京南站停留2分钟,在轨速度大部分时间都可以接近最高时速,耗时4小时18分,就可以从北京闪现上海,在客户面前表现出乙方该有的十万火急。

 

复兴号还增加了更多的充电插座,新增USB插孔,上线免费Wi-Fi——解决了打工人的两大焦虑:电量和网速。

 

京沪高铁和商务客群一步步对齐了颗粒度,让打工人的出差体验直接“更上一层楼”。

 


2


班味浓厚

 


安静的车厢里,只剩下码文档改bug的键盘声,对需求讲PPT的讨论声,偶尔还有大手一挥几千万的单子直接拿下的电话声。

 

依靠打工人的努力,北京、上海成为全国唯二GDP在4万亿元以上的超大城市;


庞大的经济体量,意味着密集且优质的就业机会,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穿梭在京沪想要奔出前程的年轻人。

 

这两座城市,是大型企业最爱聚集的地方。


外企总部也格外青睐这两个城市。据胡润研究院统计,在中国设置总部的500强外企,绝大部分选择了北京和上海


科技公司中,上海有苹果、英伟达、特斯拉,北京有微软、亚马逊、三星。

 


一家公司的两个工区之间,人员流动是必然的——比起让资本投入、技术设备、客户资源来回流动,让打工人出差是最简单的。


依靠北京、上海不同职能团队的来回配合,一项业务得以完整开展。

 

除了公司内部跨工区的出差,出于京沪两地的区位差异,不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交流,也需要让打工人“一直在路上”

 

比如近年来许多打工人涌向的跨境电商行业。


供应链团队在上海,既靠近上游供货市场,还可以利用自贸区的资金、物流优势;


商品要上线零售平台,则需要去和北京的平台运营、技术团队成员打交道。

 

京沪两座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极其相似,第三产业占比都超过70%。

 

在长江入海口的上海,多年来在外贸、零售等产业上积累了巨大优势,自己和周边城市的工业基础都很雄厚;


北京,由于教育资源丰富,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两大领域,软件业收入居全国首位。



3

 

造血高铁

 


忙碌的打工人,不光养活了房东,还养活了高铁。

 

繁忙的京沪线,成为中国最赚钱的高铁,盈利能力居世界前茅。


开通次年,年收入就超百亿元;开通不到5年,就收回了投资成本,实现盈利。


高峰的2019年,京沪高铁收入达到349亿元,利润率几乎是同期广深高铁的10倍

 

从2012年到2019年,京沪高铁全线客运量年均增速19%,运送旅客累计超过13亿人次。

 

为巨大的客运量作出贡献的打工人,不仅来自北京、上海两地,还包括了与京沪往来密切的沿线城市。

 


沿线的地方政府深知开通高铁是一笔性价比极高的投资,纷纷掏钱促成京沪高铁的建成投运,成为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占比21%的股东。

 

县级市昆山,就分得了“一杯羹”。


这里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,在遭遇产业外移后,借高铁的辐射作用,顺利发展起了上海外迁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。

 

2022年,昆山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



京沪和沿线城市的协同发展,背后是打工人在京沪高铁上的无数次穿行。

 

越来越多的打工人赶上了这辆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,京沪高铁的客运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.4倍

 

由于客运量巨大,起到分流作用的“京沪高铁二线”早已在建设中。


京沪高铁上的“班味”永不会消失——它需要“班味”,也创造“班味”;


这一切,都离不开每一个心怀希望抑或忍气吞声的打工人。




推荐文章
FT中文网  ·  如果房价用黄金计算  ·  昨天  
FT中文网  ·  迈向民族主义的美元是全世界面临的危险  ·  3 天前  
21世纪商业评论  ·  绍兴老板卖积木,赚到40亿身家  ·  5 天前  
艾邦新消费电子资讯  ·  华诚达重磅发布双网分级发热陶瓷芯AXdual ...  ·  2 年前  
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 ·  【科技报告】机器人减速器产业链:国产+人工双 ...  ·  2 年前  
航空工业  ·  世界500强发布!中国航空工业排名第140位  ·  2 年前  
5G  ·  美国5G,遇冷!  ·  4 年前  
© 2022 藏经阁
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