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 

《当代》文学拉力赛年度长篇小说·李清源《 窑变》|获奖作家作品回顾

当代  · 文学  · 3 周前

以文立心  与光同行

2024年4月26日,由人民文学出版社、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“以文立心,与光同行——2024《当代》文学颁奖盛典”在河南郑州隆重举办,揭晓并颁发了2023年度长篇小说五佳与《当代》文学拉力赛相关奖项。
本次颁奖盛典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媒体矩阵以及35家合作媒体的新媒体矩阵同步联播,全网总观看量达五百万,微博、视频号、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大力支持。该活动相关短视频、话题总曝光量近十亿。 
《当代》杂志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创办,四十五年来坚守现实主义办刊宗旨,以文学记录中国,刊发了众多产生巨大影响的名篇佳作,也见证了一代代优秀作家的成长与蜕变。为了进一步成为主动引导议题、研判创作动态、传播文学价值的综合性平台,《当代》先后于1999年创办文学拉力赛、2004年启动长篇小说论坛评选年度佳作,因其遴选出众多把握时代脉动、领悟人民心声的文学精品,公正性与专业性备受肯定。《当代》文学拉力赛二十五周年、长篇小说论坛二十周年之际,颁奖活动第二次来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。
当晚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举办的颁奖盛典上,“人民艺术家”国家荣誉称号得主王蒙先生等作家先后登台领奖,来自全国文学界、出版界及社会各界的代表与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了新时代文学与千年中原文脉的亲和相融。


2024《当代》文学颁奖盛典在河南郑州举办

第二十五届《当代》文学拉力赛

(2023年度)


年度长篇小说


李清源《窑变》

(《当代》2023年第3期)


李清源长篇小说《窑变》发表于《当代》2023年3期,单行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

读了那么多小说,

你可体验过“美学幸福”吗?

文|付如初

《窑变》的作者李清源本是学中医的,写作是非科班,但他的虚构能力和文字天分让他一出手就得到了专业圈的认可。此后,他勤勤恳恳、扎扎实实,一边认真生活,一边进行文学创作的专业深造;一手写历史,一手写现实。写历史的时候他注重回到历史现场的“像”,语言、氛围、环境、知识,都不露怯;写现实的时候,他注重与生活同步的“像”,人情冷暖、所思所想都不隔。表面看,他从来没有直接写过自己,但其实每一部小说里都有一个被打碎、被变形、被显影的自己,当然更有他潜心阅读、研究、致敬的文本,比如《红楼梦》《史记》等等的印记。而随着他对自己的打磨日益精进,他的小说创作在量变后发生了更大的质变,这种质变的完整呈现即是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《窑变》。



这是一部胸中有大沟壑的作品,既有书写历史的雄心,更有记录现实的抱负。他抓住“钧瓷”这个核心,以要年纪事的结构,写中原古镇神垕镇的翟家六代人,在中国历史上五个无法绕过的年份:1895、1901、1910、1930、1957因复烧钧瓷发生的故事。如此设置,看上去是写家族往事,其实更要写出来的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流变,是历史变迁和时代转换之下人的命运,这种命运要跟今天的我们相关。

作为编辑和读者,看到这样的结构难免忍不住为作家捏一把汗。小说要从人间烟火中见时代风云,从爱恨情仇中感人性多变,从饮食男女中品造化弄人,尤其是,在读史大国、家族叙事泛滥的当下,小说要从平常中来,到非同寻常中去,谈何容易!其间的分寸拿捏又何其考验作家的境界与见识!说起来,文学几乎就是眼高手低的试炼场,那么多经典挡在面前,那么多戏剧性铺展在面前,每一步都是说起来简单、做起来难。即便做到了,还是“文无第一”。所幸,李清源做到了,做得稳健从容、外圆内方。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佩甫说李清源的小说是“裹了丝绸的刀子”,古雅中自有锋芒,著名的非虚构作家梁鸿说李清源的文字睿智老诚、机敏洞达,真是诚哉斯言。


《窑变》获《当代》文学拉力赛2023年度长篇小说

一般来说,没有完美的长篇小说,即便是《战争与和平》《卡拉马佐夫兄弟》《包法利夫人》,也能挑出或多或少的毛病。一个有足够长度和容量的小说,如胃一般需要消化各种素材的小说,太过精细没有粗粝感,太过严谨没有天真气,审美上也并不一定就高级。它最终要达到的是一个生活与审美的“平衡”,一种介于认知上的熟悉与陌生结合的“度”,一种和生活的材料相同,但又重构了生活的“恰切”,应当说,经过七年打磨、三易其稿之后,李清源的《窑变》已经做到了这一切。它文体上、审美上的圆融,已足以让这个小说的气象、格局、面貌不输于绝大部分当代作品,放在历史纵线中衡量也够分量。若读者能够打破以名气论质量,以销量论品质的成见,《窑变》会给人久违的优质阅读体验。



在这样一个历史跨度大、人物众多且命运多变、需要深厚钧瓷文化学养的小说中,李清源体现出了中原作家俯首劳作般的细密诚实,也展现出生活阔大多艰熏陶出来的智慧和狡黠。看得出来,他活得通透豁达,写得匠心深沉。书中,他将人物的爱与死写得尤其动人。爱得热烈的,心里也藏着不戳破真相的隐忍;爱得矜持的,心里却有死生一处的誓言。活得快意恩仇的,死得寂寞凄凉;活得憋屈安静的,死得却泼辣豪迈。她们“胜却人间无数”,他们“碧海青天夜夜心”。窑变,瓷变,世事变,人变,运变,情变,“世无不变,唯变不变”。然而,贪嗔痴恨爱恶欲不变,天不变,道亦不变。

李清源无比笃定地扎根在变化中,写人性如钧瓷一般,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;写命运如窑变一般,七分天工,三分人巧。他超越了生活之苦和自我最初连接时候的笑泪歌哭,也不想一味地跟学会了思考和反省的自我周旋,他选择面向语言、面向经典,面向更多的命运,面向更幽深的人性,面向“文章千古事”。这种皓首穷经的“苦”,未尝不是最值得追求的“美学幸福”。

作家把这种幸福熔铸到故事里、细节里,召唤读者的发现和体悟。当然,也召唤美术设计的更精准呈现,于是,我们应读者要求,又做了一个新封面,给“窑变”以“颜变”,用更丰富的色彩、更醒目的图案寓意大地人间在历史更迭中不断涅槃重生。


新版《窑变》

最近因为一首歌被更多人知道名字的传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,据说是毛姆小说《刀锋》的主人公拉里的原型,他不断探索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大书。有评价说,是他赋予了哲学谦卑的品质,“我知道这就是世界。我知道我身处世间”,因而他的哲学虽然难读,却无处不在日常中。他有两句名言一直广为人知:语言的界限即是世界的界限。不可言说之事,必将无言以对——很哲学,也很文学。



然而我个人更感兴趣的,是他在回答“什么是哲学”的问题的时候打的比方,他说:哲学就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。据说,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做过一个实验,把一个敞口玻璃瓶横放在架子上,然后在瓶底打上一束光,之后,辛勤的蜜蜂都奄奄一息地聚集在瓶底,而苍蝇们,在几次碰壁之后,开始向其他方向左冲右突,不再一心奔着最明亮的方向,最后,它们重获自由。

面对变化,苍蝇飞出了捕蝇瓶,我们呢?



相关阅读 
李清源:窑变 | 新刊预览
李清源:写作的问题只能在写作中解决|《窑变》创作谈
李清源:写完这部小说,我兑现了对钧瓷的承诺 | 关注



稿件初审:周倩羽(实习)
稿件复审:徐晨亮
稿件终审:李红强



扫描下方二维码,即可订阅新刊
《当代》微店


订阅《当代》:
1.《当代》邮发代号/2-161
2.《当代长篇小说选刊》邮发代号/80-194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购买《当代》新刊

推荐文章
为你读诗  ·  开启正念生活:在当下找到平静  ·  18 小时前  
收获  ·  《收获》书评 | ...  ·  昨天  
为你读诗  ·  迷茫时读《孙子兵法》,破解人生僵局  ·  2 天前  
为你读诗  ·  不早不晚,原来刚刚好|为你读诗  ·  3 天前  
晨乐资管研究  ·  债市利率调整告一段落-晨乐债市日志20220505  ·  2 年前  
南周知道  ·  文学与灵药,泛娱乐时代的一味镇定剂  ·  4 年前  
21世纪商业评论  ·  【语音识别大牛Daniel ...  ·  4 年前  
© 2022 藏经阁
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@qq.com